“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鹽池縣4萬余畝小麥陸續進入收獲期。為深入貫徹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最大限度降低小麥機械化收獲環節損失,確保夏糧豐產豐收、顆粒歸倉,寧夏吳忠市鹽池縣農機中心近期組織專業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扎實開展小麥機收減損宣傳引導與技術監測工作。
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減損氛圍。一是抓實宣傳工作,多渠道向農機手、合作社及農戶普及減損技術,發放《小麥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要點》等資料,并手把手講解操作要領。二是深化現場指導,組織技術人員深入麥收一線,現場傳授割臺高度、
撥禾輪轉速等機具調整方法,強調規范作業重要性。三是做優線上推送,依托微信公眾號、工作群等平臺,及時推送技術指南、天氣預報及安全提示,擴大宣傳覆蓋,引導農戶落實減損要求。
科學開展監測,精準掌握損失。為客觀評估鹽池縣小麥機收損失情況,找準薄弱環節,鹽池縣農機中心同步啟動監測調查工作。一是科學布點采樣。根據鹽池縣地域情況,在王樂井鄉、惠安堡鎮、大水坑鎮選取代表性田塊科學設置監測點。二是規范監測方法。嚴格按照農業農村部相關技術規范,采用“取樣框法”進行實地測量。收割前取3個樣方測畝產,收割后收集遺留麥粒、麥穗,晾干稱重計算損失率,記錄地塊、機具信息及數據。通過匯總分析,科學評估全縣平均機收損失水平及影響因素。三是結果反饋應用。監測結果將作為評價機收作業質量、優化技術推廣方案、制定針對性減損措施的重要依據。對于損失率偏高的地塊或機手,將及時進行技術指導干預。
強化服務保障,確保作業順暢。結合“三夏”時節,鹽池縣農機中心全力推進機收減損工作。一是優化農機調度,緊盯麥收進度與天氣變化,合理調配本地及跨區作業機械,保障成熟即收。二是強化配件保障,協調維修網點備足易損零配件,提供24小時應急維修服務,減少故障導致的延誤損失。三是暢通服務熱線,設立專屬聯絡渠道,及時響應并解決農機手作業中的困難問題。
此次宣傳監測工作共發放宣傳資料100余本,指導農機手10余名,協調農機故障維修1起,有效提升了農機手的節糧減損意識,為科學評估機收損失、精準實施減損措施提供了數據支撐。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