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會展快訊】近日,黑龍江省農機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推廣體系2023年度總結及2024年工作安排暨高端智能農機產業發展對策研討會在佳木斯召開,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繼武、竇鵬輝,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樊麗娜等應邀出席。省農機產業體系全體崗位專家及部分應用基地專家等20余人分別以線上、線下等不同形式參加。
此次會議旨在學習領悟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更好總結交流省農機產業體系2023年工作經驗,推進我省智能農機裝備產業發展及農業強省戰略。
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在講話中強調,高端農機裝備產業是省委確定的22個重點產業之一,有著巨大的發展優勢、發展潛力和廣闊的應用空間。省農機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推廣體系找準高端智能農機發力點,實現了新作為,發出了好聲音,展現出了龍江農機專家“不忘初心、深耕科研”的使命擔當,“追求卓越,勇闖一流”的工匠精神,為爭當現代農業強省建設排頭兵做出了貢獻。
省農機產業體系首席專家陳實對體系工作進行匯報。一是錨智能農機 助興農強省。全國第一個提出了高端智能農機概念、范疇,即高技術、高品質、高性能、高效率、高節能(5G),智能化感知、智能化作業、智能化管理(3Z),并制定了我省高端智能農機智能化水平評價辦法和高端智能農機性能指標和技術要求通則。二是起草農機產業技術標準和規程,制定技術指南。系列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將加快農業智能化作業水平指標體系建立,形成無人駕駛農業機械作業質量標準,促進更多智能農機技術在大田作業中推廣應用,逐步實現“農機智能化、信息化全覆蓋”。 三是深入基層一線技術指導。體系專家多次對全省農機人員和農戶進行培訓,各崗位專家都深入全省各地田間地頭培訓人員近5萬人次,在春播、夏管、秋收等糧食生產關鍵時節為農戶開展技術指導與服務,農戶普遍反映受益匪淺,為今年糧食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四是加大研發力度,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完成6項農機領域“卡脖子”技術,研發兩類5種機型大型電控播種機,在全省多地展開試驗示范各1000畝,提高大豆等油料作物生產單產水平提升12%。托農機產業體系開展技術攻關,探索實現播種環節信息化、智能化作業。
創制鮮食玉米專用收獲機,實現整機國產化,并推動相關科技成果轉化1000萬元。
今年省農機產業體系將繼續給大型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機研發制造應用先導區建設做技術支撐,同時全力以赴投入到我省現代智慧農業智能農機裝備產業服務工作之中,為我省千萬噸糧食產能提升再立新功。
最后,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竇鵬輝(原農業農村部科教司副司長)在跟與會的六位農機企業負責人及專家座談后作總結建議性發言,充分肯定了農機產業體系整合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科技力量,給政府當參謀,在我省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產業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去年我省獲批國家大型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佳木斯目前正著力推進此項工作,誠邀各大農機生產企業參與佳木斯農高區建設,共同打造“佳木斯北國農機城”。
原標題:黑龍江省農機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推廣體系2023年度總結及2024年工作安排暨高端智能農機產業發展對策研討會在佳木斯召開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