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馬鈴薯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對保證糧食豐收,促進農民增收以及推動鄉村振興有著重要意義。
為充分發揮山西馬鈴薯區域特色和傳統優勢,著力解決山西馬鈴薯產業品種創新能力不強、新型技術推廣不夠、產業鏈條不長等問題,促進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穩糧保供,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西省“土豆革命”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快現代加工型馬鈴薯種植基地建設,提升產業精深加工水平,提高“山西馬鈴薯”品牌影響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鞏固拓展全省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貢獻力量。2022年,全省引進2個加工型馬鈴薯新品種,以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為主體,建設10萬畝加工型馬鈴薯種植基地。到2025年,培育和篩選20個新品種,推廣一批新技術,建30萬畝現代加工型馬鈴薯種植基地,形成機制靈活、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馬鈴薯產供銷機制,培育一支馬鈴薯產業新型經營主體隊伍,主產區的馬鈴薯產業種植效益增長1倍以上,將馬鈴薯產業打造成我省特色農業的主導產業和鄉村振興的支撐產業,推動山西邁入全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第一方陣。
《行動方案》提出了品種創新、技術革命、加工升級、品牌打造、經營主體培育等五項重點任務。其中在技術革命行動中,方案提出要推動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促進農機農藝結合,在集中連片地塊推廣使用大型一體化、全系列農業機械;在以山地、坡地為主的地區,大力引進、研發和推廣使用適宜的小型馬鈴薯專用機械;提升馬鈴薯產業機械化作業水平。同時要推廣生產標準化,推廣馬鈴薯有機旱作技術和馬鈴薯綠色優質高效集成技術模式,打造一批標準化生產基地,推行包含機械化壟作栽培、水肥一體化、黑膜覆蓋、小拱棚等先進技術的配套高效種植技術,提高馬鈴薯產量和品質。還要推進管理智能化,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強種植過程監管和信息采集,普及病蟲害實時監測預警,建立應急方案和物資儲備,形成以質量控制為核心的現代馬鈴薯種植智能化管理體系。
在加工升級行動方面,《行動方案》提出要強化精深加工、豐富食品加工并完善貯藏設施,引導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對現有的馬鈴薯貯藏土窯等進行改造,利用山多溝深的特殊地理條件,建設規模化馬鈴薯貯藏庫。鼓勵龍頭企業建設高等級馬鈴薯貯藏設施,提升馬鈴薯貯藏水平,降低貯藏損耗率。
在政策扶持方面,《行動方案》要求馬鈴薯主產市縣要充分利用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土地出讓收益等,加大對馬鈴薯種薯繁育、高標準種植基地建設、倉儲設施建設、深加工的補貼和扶持。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大對馬鈴薯全產業鏈的貸款支持力度;財政部門要加大對貸款貼息的支持力度;推廣馬鈴薯種植收入保險,降低生產者的經營風險;引入馬鈴薯商品期貨+價格保險,穩定生產者盈利預期。
本文由農機網(www。nongjx。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山西省人民政府網站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