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廣大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了解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發揮政策引導作用,近日,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發布2025年惠農財政補貼“一卡通”政策公告,對2025年實施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動物防疫基層工作人員補助、動物疫病強制撲殺補助、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雨露計劃兩后生補助、耕地輪作試點補助、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補助、農村廁所革命獎補、農機報廢更新補貼等十項到人到戶補貼政策進行了解讀,并要求各地認真做好補貼資金管理和發放工作。
今天詳細解讀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

補貼對象
原則上為具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含承包了國有農場耕地的農場職工),嚴禁將機關、企事業單位、私營家庭農場納入補貼范圍。
補貼標準
補貼標準由各地根據省級當年實際下達的補貼資金總量,結合確權面積(未完成確權的以二輪承包面積)測算確定,縣域內須執行統一補貼標準。土地經營權發生流轉的,應在土地流轉合同(協議)中明確補貼資金受益方,未明確的仍由原擁有耕地承包經營權的種地農民享受補貼。財政供養人員不得享受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資金用途和支出方向
鼓勵各縣區創新方式方法,引導農民將下達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重點用于開展耕地地力保護。通過廣泛宣傳動員、強化示范引領,積極引導農民采取增施有機肥和農家肥、秸稈還田、測土配方施肥、深松整地、治理撂荒地等綜合措施,切實加強農業生態資源保護,提高種地養地意識,自覺提升耕地地力。支持群眾購買化肥、農藥、地膜、種子等糧食生產資料,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對已作為畜牧養殖場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糧田轉為設施農業用地、非農征(占)用耕地等已改變用途的耕地、占補平衡中“補”的面積和質量達不到耕種條件的耕地等不予補貼。對截至2024年底仍未整治到位、尚未進行耕種的撂荒地堅決不予補貼。
發放流程
原則上按照鄉鎮(街道)、村(社區)公示、申報,縣農業農村部門審核,縣級財政部門集中支付的流程發放。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1.數據采集。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補貼發放需要,在采集完善補貼對象相關信息基礎上,依據年度補貼政策和分配方案,編制當期單項分戶發放花名冊。
2.數據審核。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對鄉鎮報送的補貼對象信息、補貼發放數據等進行審核;審核確定的補貼發放花名冊和匯總表報縣級財政部門,縣級財政部門進行程序性復核后辦理支付。
3.公示公開。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利用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鄉鎮、村、組(街道、社區)利用政務村務公開場所,及時公開公示補貼項目、補貼對象、補貼標準和補貼金額,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群眾咨詢和監督。經公示無異議的,報財政部門支付。
4.補貼兌付。縣級財政部門向代理銀行發送補貼發放數據和資金支付指令,代理銀行在規定時限內將補貼資金發放至補貼對象社保卡,并向補貼對象發送短信通知。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eversolid.cn)整理發布,資料來源:甘肅省農業農村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