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會展快訊】 1月10日,中國農機院在鄭州召開農業裝備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2024年學術年會,總結本年實驗室主要工作和學術成果,開展學術交流,謀劃實驗室未來建設與發展。
國機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陳學東院士,原總經理助理趙兵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趙春江、陳學庚、喻景泉,中國科學院院士閆楚良等戰略指導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特邀專家;國機集團科技發展部部長李良壽;依托單位、共建單位有關部門負責人,實驗室技術團隊帶頭人、科研骨干和開放課題負責人等70余人參加會議。中國農機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敬春主持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實驗室主任苑嚴偉,副總經理王振華、趙博等參加會議。
馬敬春表示,中國農機院黨委始終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實驗室工作,引領全面科技創新工作,投入大量資金提升實驗室儀器設備能力和水平,選配優勢團隊扎實開展研究。
2024年以來,在各共建單位、各位領導、專家和研究人員的大力支持下,大家協同攻堅,奮力拼搏,有力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前沿研究實現新突破,在基礎材料、高效生產、智能作業、信息傳感等領域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創新感知機理,研制種肥流量、收獲損失、漏播等系列農機核心
傳感器取代進口。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自主作業裝備、耕種裝備、收獲裝備等不斷產出新成果。這些都為支撐農業強國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未來,中國農機院將加大對實驗室建設的支持力度,加速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努力把實驗室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農業裝備科技創新和人才高地。
苑嚴偉匯報了實驗室2024年的工作情況,介紹了下一階段重點任務與工作安排。
會議指出
2024年度實驗室立足“四個面向”圍繞制約農業裝備研制的關鍵核心問題,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攻關,承擔了一批基礎研究和重大項目,在基礎理論、應用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為突破制約農業裝備領域的卡脖子技術作出了重要貢獻。實驗室構建了一支高水平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團隊,培養、引進了一批高水平人才。研究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總體運行情況和發展趨勢良好。
會議強調,實驗室要始終牢記“國之大者”
?一是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國家重大戰略,加強頂層設計,系統組織開展科研任務攻關。
?二是強化戰略研究,謀劃“十五五”創新發展方向。
?三是要一體化落實機制,推進深入協同,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農業裝備科技創新和人才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學術論壇,特邀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劉成良作題為“農業
機器人技術現狀及發展思考”的主題報告,4位青年骨干圍繞機器人顯微操作輔助育種、玉米智能精準播種、水稻主要病蟲草害智慧識別防控、棉花智能低損高效收獲方向作了學術報告。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