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日前印發《關于推廣“五節一循環”模式促進農業綠色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提出推廣行之有效的“五節一循環”等農業綠色發展模式,促進農業發展綠色轉型,推動福建省特色現代農業綠色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五節一循環”即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能和高效生態循環農業。
節地: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強化耕地保護
引導農民在自愿前提下,結合高標準農田、土地整治等項目建設,合并歸整田塊,鼓勵“耕地下山、林果上山”,逐步建成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綠色生態的現代化良田。加大撂荒耕地整治補助力度。
實施耕地有機質提升行動,堅持用養結合,逐步改良培肥土壤,提升耕地地力,確保耕地有機質只增不減。深入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就地就近還田利用,強化有機無機相給合,完善種養有效對接機制,推廣種養循環模式,大力推進糞肥還田。支持符合條件的種糧大戶申報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同時,集成推廣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復等技術,有序推進退化耕地治理。指導各地按照“分類管控、農用優先、預防為主、治用并舉”原則,嚴格管控、安全利用受污染耕地,確保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穩定在93%以上。支持土壤酸化問題突出地區申報酸化耕地治理補助,集成推廣施用土壤調理劑、綠肥還田等技術模式
此外,要因地制宜推廣耕地輪作,鼓勵各地立足生態氣候條件,科學選擇輪作技術路徑,重點推廣稻—稻—菜、煙—稻、稻—菜、大棚—水稻等水旱輪作、糧經輪作種植模式,示范推廣幼齡果園間作套種大豆、甘薯、馬鈴薯等綠色高效種植模式,提升耕地可持續產出能力。對設施鋼架大棚輪作種植水稻面積達60畝以上的,按水稻面積給予獎勵。
節水:提高農業用水效率
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管灌、噴灌、滴灌等高效節水技術,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配備田間計量設施,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根據作物品種、種植制度、灌溉方式等差異,因地制宜選擇水肥一體化模式和水溶性肥料,推廣“肥隨水走、少量多次、分段擬合”的灌溉施肥模式。
節肥:促進化肥減量增效
在糧食、蔬菜、水果、茶葉主要農作物產區,集成推廣施肥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機具,應用測土配方施肥、作物營養診斷、綠肥種植、秸稈還田、有機肥替代及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推廣使用作物配方肥、緩釋肥料、微生物肥料、水溶性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等新型肥料,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提升科學施肥水平,提高化肥利用率。
實施種養循環試點,以果菜茶優勢區為重點,示范推廣糞肥、秸稈粉碎、綠肥翻壓等有機肥源還田措施,提高有機肥養分施用比例,減少化肥用量,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優質綠色產品供給。開展區域公用品牌農作物化肥投入定額制試點,集成推廣定額制施肥新技術、新產品、新機具,打造化肥投入定額制示范基地,引導種植戶定額施肥。
節藥:推動農藥減量控害
推廣綠色高效施藥技術,發揮有機農產品、綠色食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基地引領作用,推廣以健身栽培為基礎,以生物防治、生態控制、物理防治、理化誘控為主,合理使用化學農藥為輔的綠色防控措施,提高科學安全用藥意識。組織開展新農藥、新助劑篩選,示范推廣高效低毒低風險農藥和助劑,逐步淘汰高毒高風險農藥。實施植保器械換代升級工程,鼓勵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引進與福建省主要地形現狀、種植模式相適應的高效植保器械,持續提高農藥利用率。
節能:推動農業廢棄物綜合化利用
推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秸稈還田綜合利用,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示范點建設,示范推廣畜禽糞肥還田利用、沼液智能化施用等技術模式,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指導各地分區域、分作物示范推廣翻埋、碎混、旋耕、堆漚腐熟等秸稈還田技術,因地制宜推廣水稻秸稈粉碎還田、秸稈—綠肥碳氮互濟聯合還田以及甘薯、馬鈴薯、玉米等作物秸稈翻壓還田模式。
循環:發展高效生態循環農業
圍繞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資源集約利用、產業鏈低碳循環,引導先行區積極探索一批符合不同區域、生態類型、主導品種的綠色發展模式。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eversolid.cn)整理發布,資料來源:福建省農業農村廳。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