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現代農機裝備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生產力的重要支撐。江蘇省沛縣自2021年實施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以來,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引領、優化服務等措施,積極引進、試驗、示范智能農機裝備,以智能化信息化發展賦能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助推現代農業發展。
政策驅動,推進農機裝備提檔升級。沛縣承包地面積96萬畝,已流轉達85%,目前家庭農場主、農機專業合作社社長、農機大戶多為中年人,有知識、有經驗,接受新事物能力強,這些服務組織已突破傳統耕種收單一作業模式,積極引進無人植保飛機、北斗導航無人駕駛等先進裝備,開展高效作業服務。在此基礎上,沛縣充分利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建設政策、省級大專項農業資金等,大力發展智能化農業機械,突破傳統作業模式引進智能裝備,鼓勵農戶使用智能終端、應用智能作業模式等新設備、新技術,持續增加大型農業機械、智能農機保有量,實現農機作業過程的智能管理和精準作業,從而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目前,沛縣每年使用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4000余萬元,年增加各類農業機械3000余臺。北斗導航無人駕駛輔助系統、智能監測設備、無人植保機等保有量達600余臺,全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7%以上,特色農機化率近70%,有效促進農業機械裝備提檔升級。
示范推動,做好農機信息化平臺建設。依托沛縣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設農機裝備與應用信息分支平臺,積極推進沛縣"互聯網+農機作業",促進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農業
機器人、北斗導航等技術融合新裝備的應用推廣,推動資源整合、數據互通,促進沛縣農機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沛縣農忙時節農業機械化服務、管理、應急能力。沛縣將農機購置補貼、智能農機裝備、農機專業合作社、綜合農事中心、無人化農場、農機作業等信息全部納入大數據管理,為農機作業監管、農機調度提供信息化服務,解決"有機無活"和"有活無機"的困境,讓更多的農機忙起來、動起來。
推廣帶動,搭建智慧農機推廣平臺。加大"互聯網+"在農機作業中的推廣應用。大力推廣北斗、5G無人駕駛、遠程監控、智能控制等技術在農機作業中的推廣應用,引導高端智能農機投入農業生產。結合沛縣機械化生產新技術新裝備現場會、觀摩會、農作物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玉米大豆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演示會、農機推廣田間日等活動,為智慧農機、智能終端等生產企業搭建展銷平臺,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增產增收實效,引導農民覺自愿接受和應用新技術、新機具,全縣智能農業機械保有量達到600多臺,提高了作業的精準度,提升了土地使用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助力糧食安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