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編輯視角】 我國“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決定了我們要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多年來國家一直在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從而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根據相關數據,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家庭農場超過380萬個,平均經營規模134.3畝;目前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223萬家,帶動全國近一半農戶;農業專業服務公司等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已超過95萬個,服務小農戶7800萬戶。2020年全年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營業收入超過1600億元,服務面積達16.7億畝次。
目前,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軌道已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家庭農場為基礎、農民合作社為中堅、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骨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支撐,引領帶動小農戶發展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而此體系的初步形成所帶來的規模效應也逐漸顯現出來。
我們知道,擴種大豆是今年種植業的重點任務,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承擔大豆擴種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2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通知,要求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統籌糧食和油料發展,引導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擴大大豆油料生產,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提高大豆油料產能,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務,為大豆油料擴種提供堅實的主體支撐和服務保障。
通知指出,各省份要擇優遴選一批種植規模大、技術裝備適宜、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為重點主體,鼓勵其積極承擔大豆油料擴種任務,引導技術、人才、資金、裝備等要素向重點主體集聚,提升其大豆油料產出能力和品質水平。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輔導員隊伍建設,鼓勵將大豆油料產業專家、農技推廣骨干、配套農機具改裝研發人員等納入輔導員隊伍,對承接大豆油料擴種任務的重點主體實現輔導員服務全覆蓋。
目前,山西、吉林、安徽、河北、四川、陜西等省份已積極行動,通過強化組織動員、政策支持、技術培訓等舉措,為大豆油料擴種提供堅實的主體支撐和服務保障。
其中,山西省遴選種植規模大、技術裝備適宜、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為重點主體,鼓勵其承擔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目前山西省82萬畝帶狀復合種植任務中88%由重點主體承擔;吉林省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網絡,引導大豆油料加工收儲等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共建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中心,提供運營指導、交流培訓、技術推廣、組織托管等公共服務;安徽省組織動員30個大豆油料擴種重點縣(市、區)的572家農民合作社、836個家庭農場承擔大豆油料擴種任務,占全部擴種主體的65%。
在政策支持方面,相關省份結合涉農項目實施,統籌加大對承擔大豆油料擴種任務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河北省、陜西省明確2022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省級示范創建向開展大豆油料擴種的主體傾斜,各級財政項目資金優先安排承擔擴種任務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山西省要求社會化服務項目資金優先向承擔大豆油料擴種任務的48個縣(市、區) 傾斜,保障大豆油料作物生產;四川省利用省級種糧大戶獎勵資金,優先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承擔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推廣任務,對納入項目儲備庫并擴種大豆油料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相關扶持項目,將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資金全部用于支持糧食和大豆油料生產,對承擔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推廣任務的縣(市、區) 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
部分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合作指導司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