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近日,吉林省省長韓俊在吉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其中,在三農方面,報告回顧了2021年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的主要成績,并匯報了2022年工作安排。
2021年吉林省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率先謀劃啟動東北平原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出臺加強糧食生產措施,全力調動抓糧種糧積極性,糧食生產獲得大豐收,總產量807.84億斤,增長率居全國前十大產糧省第1位。吉林省在國家年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等次。突出抓好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出臺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確定7月22日為“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日”,推行“田長制”,率先啟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黑土地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列入中科院首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重組序列。成功舉辦黑土地保護利用國際論壇。全面總結推廣“梨樹模式”,保護性耕作面積擴大到2875萬畝,規模居全國第1位。新建高標準農田504萬畝。出臺支持現代種業創新發展意見,加快推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建設,公主嶺國家級現代種業產業園獲批。著力打造
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產業“十大產業集群”。謀劃儲備重點項目189個,開工178個,完成投資239億元,省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600戶,其中國家級63戶。白城梅花三期、佐丹力素食全餐、鎮賚飛鶴嬰幼兒配方乳粉、正大100萬頭生豬養殖、中糧10萬頭生豬屠宰、牧原400萬頭生豬屠宰、東遼“中國蛋谷”等項目加快推進。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個、國家級產業強鎮8個、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示范縣19個,獲中央獎補資金8.3億元。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產業產值達到3300億元,增長10%以上。大力發展肉牛產業。出臺“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實施意見和“肉牛十條”政策,創新運用專項債券、畜禽活體抵押貸款支持肉牛產業發展。開展政策性肉牛養殖成本保險,提高保額,擴大覆蓋面。在全國率先建設“吉牛云”大數據平臺。開工建設肉牛產業化項目54個。肉牛飼養量達到580.7萬頭。
2022年,堅決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全力確保農業穩產增收。加快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啟動實施“千億斤糧”生產工程。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8600萬畝以上,擴大大豆和油料種植面積。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推進“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抓好3個萬畝級核心示范基地和30個輻射示范基地建設。新建高標準農田550萬畝,示范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3000萬畝以上。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推廣應用生物降解農用地膜。全面推行“田長制”。實施鹽堿地綜合利用示范行動。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建設具有競爭力的種業集團。大力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建設一批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實施農業機械化提升行動,加快智能高端安全農機制造項目建設,開展山區、半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加強糧食全產業鏈節糧減損,全面開展“地趴糧”整治,力爭3年解決“地趴糧”問題。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豬肉、蔬菜等農副產品供給安全。新建棚室2.5萬畝。
本文由農機網(www.eversolid.cn)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網站。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