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熱點關注】 河南省是農業大省。“十三五”時期,河南省由農業大省加快向農業強省跨越。
農產品產能優勢持續鞏固,糧食產量連續4年超過1300億斤,跨上新臺階;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超萬億元,居全國第2位;油料、蔬菜、肉、蛋、奶產量居全國前列。農業科技裝備支撐作用日顯突出,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3%,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5%以上,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830萬畝,農業物聯網、大數據、綠色防控、智能農機等新技術新裝備方興未艾。農業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17,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4年負增長;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迅速發展,流轉、托管耕地面積占比達到69.3%,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進入“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帶來更多政策紅利。河南省作為農業農村大省,也必將成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受益者。2021年底,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河南省“十四五”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到2025年,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高,鄉村宜居宜業環境明顯改善,農民富裕富足水平顯著提升,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到2035年,基本建成現代農業強省、現代畜牧業強省、現代種業強省、綠色食品業強省和幸福美好農民新家園,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50年,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高水平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在發展現代農業設施裝備方面,《規劃》提出,加快構建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創新體系,推動河南省農機裝備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方向發展,打造國內領先的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基地。到2025年,全省農機總動力穩定在1.05億千瓦左右,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到50%以上。
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機化技術和裝備,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機推廣應用,推動全省農機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升級。建設主要糧油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推廣耕地整地、種植、田間管理、收獲、秸稈處理、烘干等全程機械化技術,在丘陵淺山區,著重推廣輕便、耐用、低耗中小型耕種收和
植保機械。果蔬產業重點推進溫室育苗、秧苗移栽、田園管理、產品收獲、清洗分級、包裝、保鮮儲藏和
運輸機械化;茶葉產業重點推進采摘、色選機械化;畜牧業重點推進飼料收獲、加工儲存、養殖、畜禽糞污及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畜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產養殖業重點推進水質調控、精準投喂和管控系統機械化;農產品初加工業重點推進高品質節能干燥、農產品分級及包裝等關鍵環節機械化。建立以農機化技術推廣隊伍為主,科研院所、高職院校、生產銷售企業、維修網點等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推廣體系。推廣“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機械化+數字化”等服務新模式。推動農機作業社會化服務、農機維修與配件供應、農機技能培訓等產業發展。
加快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農業農村部航空植保重點實驗室等農機科技創新主體建設,將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建設成為國際一流農機裝備創新平臺。支持農機裝備企業建設智能化、綠色化農機生產線(車間、園區),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組建一批省級以上技術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孵化培育一批技術水平高、成長潛力大的農機高新技術企業。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設智能化、綠色化農機共享中試線(車間、園區),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圍繞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等農業設施裝備短板,大力開展科技攻關,加強農業設施裝備薄弱環節研制,構建現代農業設施裝備創新體系。
本文由農機網(www.eversolid.cn)整理發布,資料來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