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熱點關注】“一年之計在于春”,當前正是春耕春播的重要時節,作為農業生產的基礎關系到一整年的收成好壞,各地爭相開展春耕備耕工作,以求今年是個豐收年。
云南曲靖馬龍區:吹響春耕備耕號角
新春伊始,馬龍區吹響春耕備耕號角,工作早安排、物資早準備、措施早落實,使整個春耕備耕呈現抓早抓實的良好局面。
馬龍區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要求,把春耕備耕作為當前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落實;堅持向科技要產量、要效益,實行“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推廣機制,將實用先進技術傳送到農戶;協調做好農資調運儲備和農村信貸工作,積極備足春耕生產所需的農藥、種子、化肥、薄膜等農用物資。
截至目前,全區貯備就位種子15720.8噸,發放春耕備耕支農信貸資金5650萬元。區農業局認真宣傳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積極組織農機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指導農機戶做好耕作機械和抗旱設備的檢修維護;督促二級經銷商組織好農機具和零配件供應;對機手進行培訓,強化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規范牌證管理,從源頭上遏制農機事故發生,保障春耕生產正常進行。區、鄉兩級聯動,深入開展春耕農資打假護農專項行動;安排人員對水庫、河閘的機械設備、啟閉設備進行檢修保養,確保灌溉期間安全正常運行;對有水源的地段進行圍堵,備足水源,確保有效供給;同時,指導群眾做好灌區溝渠清淤,確保春耕生產灌溉渠道暢通。
青海省:突出“八早”備戰春耕
為確保今年農業生產首戰告捷,青海全省各級農牧部門自去年秋開始,高度重視備耕春播,及早安排農用物資、生產用種、春耕農機、科技培訓、種植結構、補貼資金、防旱工作,實現了早安排、早儲備、早準備、早檢修、早行動、早調整、早下達、早部署,使各地備耕工作有序展開。
目前,青海全省各類春耕物資調儲充足,種植結構基本穩定,為適時春播奠定了堅實基礎。救災資金補貼到位,種子價格穩定,農機操作手培訓調式檢修狀態良好,已適時投入春耕生產。全省已培訓新型職業農牧民14855人,通過土地流轉、農資、農機等農業補貼政策,對接農技推廣項目,扶持新型職業農牧民,有效提升了農民科學種植水平。省財政預告安排農業項目資金6.9億多元,從資金上確保了備耕春播生產順利進行;也從強化對天氣、旱情、墑情的監測力度,做好了防旱抗旱預案和各項準備工作。
福建省:春耕備耕有序開展
據福建省農業農村廳消息,當前福建省春季農業生產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各項生產進度均快于去年同期。
為力奪春季農業生產開門紅,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全省萬名農技干部深入鄉村一線開展“春季攻勢”,重點打好春收春播。在資金保障方面,2018年年底下達2019年耕地地力保護提升補貼資金12.21億元,今年1月上旬下達農業生產發展資金4.64億元,為春季農業生產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全省農資與農機具備供充足。全省雜交水稻種子備供量達930萬公斤以上,比去年增長10%,種子供應數量充足、品種選擇余地大,價格較平穩,冬儲化肥53.1萬噸,儲備農藥4120噸,化肥價格基本穩定,農藥價格略有下降。全省已檢修各類農機具1.12萬臺套,檢修機具數量快于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0.1%。
四川省甘孜州:多措并舉抓實春耕備耕工作
2019年來,甘孜州農業部門爭取做到早安排、早準備、早落實,全面啟動春耕備耕工作。
一抓工作部署。穩定糧食生產,力爭糧食播面達100萬畝,糧食產量穩定在25萬噸;大力培育特色農業,加快百萬畝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力爭今年建成特色農業產業基地93萬畝;突出重點區域打造百公里脫貧奔康綠色產業示范帶,打造脫貧奔康百公里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示范帶,力爭在貧困村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基地 20萬畝,增強貧困村的“造血”功能及自我發展能力。
二抓政策落實。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惠農政策,進一步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目前,已爭取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6608.7萬元。州縣農業、財政部門將結合本地實際,認真制定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施方案,明確補貼范圍、補助標準、時間節點、任務分工和責任主體,確保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足額兌現落實。
三抓科技服務。深化“農業技術扶貧行動”,開展農業科技大培訓、大示范、大推廣。力爭今年在全州培訓農牧民實用技術30萬人次,推廣農作物良種97.65萬畝、化肥減量增效100萬畝、綠色防控20萬畝、推廣機耕作業80萬畝、機播作業27.5萬畝、機收作業40萬畝,科技入戶率達90%以上,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3%,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5%。
四抓農資儲備。州縣農業部門早計劃、早組織,狠抓農資儲備工作,確保春耕生產農資需求。目前,組織調運和調劑青稞、雜交玉米、馬鈴薯等各類糧食作物良種720噸,調運各類化肥560噸、地膜120噸、農藥25噸、種苗73萬株。協調農機供應商及各維修點,做好各類農機零配件的儲備與農機維修保養、檢修工作,全力保障春耕生產的順利進行。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曲靖日報、青海日報、福建農業信息網、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