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三秋”生產在即,山東省淄博市緊緊圍繞糧食安全生產大局,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全面做好農機各項準備工作。目前,全市農機具檢修全面完成,服務保障措施健全有力,機具數量充足、性能良好,能夠滿足三秋生產需求。
一是農機檢修全面完成,裝備保障充足有力。
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大力推進“優機優補”。今年以來,共落實農機購置應用補貼4062萬元,新增各類農機具5700余臺套,其中新增
玉米聯合收割機243臺,各類
播種機790臺,農機裝備進一步優化升級。深入實施農機裝備轉型升級工程,開展“十百千萬”農機推廣大行動2場次,應用配備自動駕駛、智能監控等功能的智慧農機,示范推廣“三合一”
拖拉機、玉米收獲機、北斗導航輔助駕駛系統等智能綠色高效機具595臺(套),其中小麥高性能精量播種機85臺。加快農機農藝融合及集成技術推廣,實現高效收獲、精細整地、智慧烘干、高質量播種等目標,提升作業精度和效率,提升糧油作物單產水平。全市75個農機合作社、31家農機維修點,組建13支農機維修服務小分隊,深入農機合作社和農戶家中,開展技術指導和檢修服務,三秋期間將24小時提供服務,確保農業機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鎮”,及時維修,不誤農時。預計上陣的3.4萬余臺套農機具已全部完成檢修調試,將以良好的狀態投入三秋生產,充分滿足秋收秋種作業需求。
二是服務保障體系健全,應急能力顯著提升。
組織專人對轄區內農機服務組織作業能力、機具裝備保有量和分布情況進行調度,確保每個地塊都有機可用、能收得上。建立健全三級應急保障機制,建成6個省級、16個市級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組建41支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全市配備烘干機械134臺,日烘干能力達1.4萬噸,可有效應對陰雨天氣帶來的烘干需求。與東營、濰坊等市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與江蘇連云港、宿遷等地建立履帶式收割機調配通道,可調配應急機具500余臺,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
三是技術培訓深入開展,作業質量有效保障。
發揮集中培訓主陣地作用,廣泛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結合送科技下鄉活動,為農機手講解高性能精量播種機械等技術要領、操作規范和注意事項及玉米機收減損技術,到田間地頭組織開展農機手技能培訓960余人次,指導農戶949戶,服務指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82個,全面提升農機手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農機手作業水平。印發《玉米機收減損技術明白紙》3000余份,廣泛宣傳收獲時機選擇、機具調試、作業規范等技術要求,確保全市玉米平均機收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為實現顆粒歸倉提供堅實保障。
四是質量監管服務到位,農民權益保護有力。
開展農機質量投訴監督宣傳咨詢活動11場次,發放《農機質量投訴常見問題問答》等宣傳資料2000余份。設立農機質量投訴熱線,三秋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處理農戶投訴。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機具質量巡查,確保作業機具性能穩定、安全可靠。
五是安全生產措施扎實,風險防控全面覆蓋。
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監督與指導服務。加強宣傳教育,部署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和技術檢驗,聯合公安交警部門加大道路執法力度,開展道路交通執法活動11次,嚴肅查處拖拉機無牌、假牌、脫檢、改裝和駕駛人無證駕駛、非法載人等違法行為。目前,全市組織“三秋”農機安全宣傳12場次,檢驗玉米聯合收割機800余臺,對11個區縣(功能區)農機事故應急處置演練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確保突發情況能夠及時有效處置。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